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65章 喧宾夺主

张俊清冷的声音,在常委会议室里回荡:

“具体有哪些部门?想必在座的各位,心里都有数!你们有没有挪用公款?有没有把工资款、补助款、扶贫资金,存放到农商行赚利息钱?”

那些参加常委扩大会议的局委办一把手,无不尴尬的低下头。

原来,县委请他们过来参加常委扩大会,就是为了此事!

张俊脸色严肃的说道:

“各位都是饱读诗书的人,不用我多说,你们也知道。民间借贷作为民间自发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,客观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,但由于交易隐蔽、监管不易的特点,高利放贷乱象频发,极易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,不论古今,都属于法律重点规制的范畴。”

他坐在中间第四把交椅上,缓缓扫视众人,继续道:

“相信你们都看过红楼梦这本书。王熙凤一生聪明伶俐、能言善辩,但最终也因为八个字,落了个抄家的下场。这八个字,就是:重利盘剥、高利放贷!”

县委宣传部长刘秋英,轻咳一声,说道:

“这事我知道,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说道,王熙凤把贾府里工人的工资,拿到外面放高利贷,结果发不出工资,必须等利息钱收回来才能放工资。”

张俊点头道:“不愧是我们县委的宣传部长,博学多才!令人赞叹。刘部长,那你知不知道,清朝年间,朝廷规定的利息是多少?王熙凤在外面放的利息,又是多少吗?”

刘秋英想了想,说道:“我只知道,王熙凤在外面放的高利贷是10%的月息。第104回中,贾芸说王熙凤拿着太爷留下的公中银钱,在外放加一钱,即对外收取月息为10%的高利贷。后来查抄贾家时,查出一箱子的借票,定性为重利盘剥,一概照例入官!”

张俊赞许的道:“刘部长博览群书,很是厉害。我特意查了一下,《大清律·户律·钱债》规定,凡私放钱债或典当财物,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。根据该规定,清朝借贷的利率上限为月息三分,即月息不能超过3%,王熙凤放债利率为月息10%,是国家标准的三倍多,因此构成违例取利、重利盘剥。”

陈国良沉吟道:“张俊同志,你谈清朝的刑律,是有什么用意?总不是想用前朝的剑,斩本朝的官吧?”

张俊微微点头,说道:“陈书记,我举这个例子,只是想说明,不论古今,凡是放高利贷的,都不得好死!至今本朝,想必大家都知道,年利率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