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85章 创业基金,运作成超级孵化器

城南区的药厂里,现在不仅生产着大力丸,还上了好几条其它生产线。

李彩萍带领的药研所,研究成果在这里迅速转化,变成日常药品,第一时间走向了市场。

席婵娟也忙的不亦乐乎,不但要操心着药厂,创业基金会的创业补贴,最终把关还是得她来审核通过发放。

短短几个月来,创业基金会已经发放两个多亿。

不说其它,只说是签字这道程序,都够她喝一壶的了。

不过还好的是,有十个个创业成功的老板,刚开始盈利,就开始了反哺。

口口声声要把补贴给自己的资金,二倍注入到基金会。

说是只有大家都创业成功,都成了有钱人,整个平阳市经济水平提高了,大家赚钱才更加的容易。

不过席婵娟却拒绝了,老板叶无极交代过,加入基金会当然是举手欢迎,但无需各会员大量注入资金。

有能力扩大一下自己的实力,岂不皆大欢喜。

在操作过程中,她提出了注资封顶政策,最多注入补贴资金的二倍。

从此享有终身扶持帮助。

比如说张三开始投资一个包装厂,跟基金会申请了创业补贴10万元。

基金会就会派出相关人员,对此包装厂进行审查核酸。

并与平阳市所需包装业务公司对接,从而确定该包装厂的经营路线。

爽吧!一下子打通了包装厂的所有瓶颈。

而获得10万元补贴的包装厂,开始盈利后,再想反哺基金会,最多只需注入资金20万元。

该包装厂终身享有基金会的扶持政策。

你再开厂行啊,只要契合平阳市市场需求,基金会的扶持资金,可高达50%。

南城区的公司、厂房,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,与此基金会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在此区域内设立的几大银行,贷款成了个大难题。

信贷部的相关人员,天天跑断了腿,也没几人跟她们签字画押。

只有大量存款,可不是个好现象。

几大银行又把目光看向了房贷。

奈何南城区的从业人员,薪资都还可观。

前有中天集团、恒光光伏、以及药厂的鼻子,后来者当然有个标杆。

中天的房产还有一倾斜政策,对集团内部员工,优惠力度可不是一般的大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