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2章 是她

我依那女子隐约的身着和发髻来判断,大约看出是一个妇人。

只是看那姿态与气质,要么是个女掌柜,要么就是老板娘。

她立于茶点摊后的牌匾前,正对摊前奔忙的小厮与丫婢们吩咐着,阳光透过疏落的云层,洒在她细致的面容上,映出淡淡的光晕。

直待我与侍卫跟着排队人群走近了,才看得见她的发髻用细细的木簪固定,几缕碎发随风轻拂,更添了几分柔美。身着的是一袭青色细麻长裙,简单而不失优雅。

但……我依旧还是忆不起来,更没有将之与宫中的人做比较。

她微笑着,声音温和却不失坚定。

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听出,她不仅对自己的商品了如指掌,对大辽茶楼的营销手段也颇有研究。谈吐间不时流露出的智慧和精明来,让人不禁对她刮目相看。

是谁呢?

这般熟悉。

不过不想了,循着距离茶点的队伍愈来愈近,我也大约能看清那五颜六色的茶点来,光看表象,确令人垂涎欲滴的。

我有些搀口了,特别是听了身前身后耐心等待的百姓闲聊。

“要说咱大辽的茶楼,也就燕来楼的茶与点心好吃,且不是那等只奉应达官显贵的,每月逢月初这天,咱都能有口福,真好。”身前一男子道。

“是啊是啊,比如那款经典的碧玉糯米糕,每一块都被精心制作,犹如翡翠般晶莹剔透,口感软糯香甜,而且价格亲民,对完诗词,只需几文钱便能享受这份美味。”身后一妇人也道。

“还是三年前燕来楼有了这规矩才知道赵娘子也能做那般好的诗,不像我,只能跟着赵娘子蹭。”妇人身旁又一妇人惭愧道。

“蹭又如何,燕来楼老板向来不吝啬,诗词歌赋能对得上就行,成娘子也可以学呀,为这一口也值得。”妇人又道。

“那可有劳赵娘子教我,我就奔那‘金丝酥饼’也得学,那酥饼外皮金黄酥脆,内馅丰富多样,我家孩童阿娘最是喜欢,说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呢。”

“是大辽的繁盛孕育出这好吃的点心,民间平和,人心向学,妙哉妙哉啊……”身前一老伯抚着胡须回眸感叹。

……

我就这般,听着周围的百姓们络绎不绝的笑声和欢谈,也不觉嘴角上扬,腹中咕噜咕噜的,生生听饿了。

再看小非晚同婉儿,已排到前,正兴高采烈地选茶点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