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11章 实情相告

“这不是后来形式越来越好了,人心思动的。更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出国,观念稍微落后、没这想法的,也都千方百计的想着给自己谋取更好的生活。

钟姗算起步更早的,性格更活跃一些,在医院里是文艺骨干,走的是团委那条线,先被借调到卫生局,后来很快就正式调动了,官运亨通的,一直到了后来。

韩玲,却选择了结婚,把自己嫁得好点,邬丹的父亲当年是当兵刚专业回来,人长的很排场、很体面,家里在秦州当时也有点背景。

两人几乎谈的很短就直接结婚了,很快就有了邬丹,头两年,韩玲还在两头兼顾的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,后来可能觉得这样太累,就干脆的办了长年病休。

人家其实也是家里有门道,后来我们就听说,人家先是第一批吃螃蟹,承包了街道上的一家诊所,干脆自己干了。

那时候,秦州来打工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了,有个头痛脑热的又没有单位给报销,干脆的就选择这种又近又便宜的社区小诊所了。第一桶金,人家就是那时候累积起来的……”

“能直接承包一家诊所,启动资金在当时应该也不算少吧?而且肯定还需要关系门路。这些,其实都是邬家提供的吧?”

鹿凡又做了适当补充,汤冬语点头确认了。

一个有意愿问,一个有热情说,鹿凡干脆的就毫无顾忌了。

“那后来,韩玲事业的二次起步,肯定离不开姐妹俩的默契配合吧?”

汤冬语看了眼鹿凡,笑着先点头了。

“的确,有政策、有信息、有资源的人往往能早人一步的。

韩玲转变医院的发展思路,的确又是卡着点的,其实当时医美在南方,在沪城、在东北等好多地方已经蓬勃发展了,咱们这里观念落后,晚人一步。但却也恰好有了经验可以借鉴,好处就是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
总有一些人是没有经济能力去韩国的,但掌握着家庭钱袋子的女人爱美之心又那么执着,她们的医院,想不赚钱都难。”

汤冬语用了“她们”。

“最大的经营权、决策权还是在韩玲手上吧?”

“决策的事情,她们那家医院的每次发展,钟姗的意见我还没见过不被落实执行的。她们那家医院,其实股份很复杂的,明的暗的,见不得人的都有。

但大体上,的确是韩玲说了最算数,倒不至于是只被人顶在前头充门面。

性格上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